
图片
(本文仅供学习、参考,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。文中所属配伍、方剂,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、应用,切勿盲目尝试。)
本文理论依据:《中医诊断学》、《中医治疗学》
你好,我是中医师,文君然。
我们都知道一句话,叫做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。意思是,做什么事儿,你越是以结果和目标为导向,往往越难以实现。相反,不以目的为导向,只是把过程做好,则很可能有出人意料的收获。
我觉得,这个话,用在中医的身上特别合适。
就拿疑难杂症耳鸣来说吧。可以这么说,能治耳鸣的中医,几乎都不是以治疗耳鸣为最终向导。相反,人家都注重调节身体阴阳的过程。过程好了,结果一定好。
看下面这个案例吧。
说有一个男子,当时21岁。
什么毛病?右边耳鸣如蝉,晚上重,早上轻,晚上心烦难眠,白天头晕乏力。口干咽燥,但是饮水量不多。大便质地偏干。
这个患者走了好多地方,就治这个耳鸣,但无论怎样都难见效果。最后,他在别人的引荐下,求治于当时的耳鼻喉领域中医大家,干祖望前辈。
刻诊,患者脉象弦细,舌红少苔。
当时干祖望前辈开的什么方呢?医案记载,是黄连1.5克,木通3克,灯芯3扎,酸枣仁、熟地黄、麦冬、丹参、茯神、菟丝子、覆盆子各10克。
就这个方子,患者前后总共服用10剂,结果特别喜人:患者自觉耳鸣完全消失,生活恢复正常。
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。它最初刊载于1985年的《上海中医杂志》。
图片
来吧,咱们分析一下。
首先说,中医里面几乎没有哪味药,被视作治疗耳鸣的专药。你要说哪味药,以治疗耳鸣为专长,对不起,还真就没有。
这就注定了,中医治疗耳鸣,不可能以“止耳鸣”作为最终的导向。相反,中医要去研究,引起耳鸣的内环境是什么。是什么样的糟糕土壤,开出了“耳鸣”这朵花来。
你看医案里这个患者,舌红少苔,脉细弦。这是比较典型的肝肾阴虚的表现。阴虚,热迫血行则舌红,阴津不能上潮于舌所以少苔。阴虚脉道不充则细。阴不足,脉道失养,所以脉弦。
阴虚,哪个脏腑阴虚呢?由于耳为肾之窍,所以我们要考虑患者是肾阴虚。
肾,主前后二阴。肾阴不足,大肠失濡,所以患者大便干。肾阴不足,口腔不得滋养,所以患者经常口干咽燥。
肾阴,还有一个重要功能,就是滋补心阴。心阴得到肾水的滋补,才能有效制衡心阳。现在患者肾水不足,上不能接济心阴,所以患者心阳偏亢,导致心烦不寐。
那所有这些,我们归纳起来,就是所谓心肾不交。
在这个体内环境下,人是偏燥的。我们的耳窍,也偏燥。耳窍偏燥会怎样?就好像有一种力量,不断拨弄这耳朵里的“一根弦”,使其不断发声。于是,耳鸣就出来了。
这个时候,当务之急就是滋补肾水,清心养阴,使得肾水上济于心。如此,心肾阴阳平衡,虚热自然不会在耳朵里面“搞事情”,耳鸣才会消失。
于是,干祖望前辈用了下面的方子——黄连1.5克,木通3克,灯芯3扎,酸枣仁、熟地黄、麦冬、丹参、茯神、菟丝子、覆盆子各10克。
其中,熟地滋补肾阴,菟丝子、覆盆子阴阳双补,固精益肾。
图片
麦冬,滋补心阴,清心安神。心肾之阴得到滋补,有助于水火既济,阴阳平衡。
黄连、木通、灯芯,目的是清心火。黄连直折心火,灯芯和木通可以通过利小便的方法,导心火外出。
最后,加酸枣仁、丹参、茯神。丹参有一定清心宁神之效。茯神用于安神。酸枣仁用于养肝之阴血,安神助眠。
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。我个人认为,如果加入生地、女贞子、墨旱莲、百合等,可能会更好。
读者朋友,类似这种肾阴不足、心肾不交引起的耳鸣,在临床中是十分多见的。可以说,中医师看耳鸣,很可能第一个就想到这层因素。患者年龄,从二三十岁,到四五十岁、五六十岁的都有。上述医案向我们生动展示了,如何从调整内环境入手,来改善耳鸣。它不把治疗耳鸣作为最终的目的,却在调整阴阳的过程中,根除了耳鸣产生的土壤。
当然了,医案里这个患者,证候比较典型,容易看。我个人在临证中发现,不少耳鸣患者属于一体多病。除了耳鸣,还有别的问题。这就得全面分析,综合考虑了。此类问题,我们以后接着讲。今天啊,咱们就先说到这里。
全文完。我感谢你的阅读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