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京报讯(记者张建林)9月10日,国新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透露,“十五五”时期,我国将重点推进“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”“三星堆—金沙遗址”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,实施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型保护展示项目,推出一批考古发掘、保护修缮、历史研究成果。
解冰介绍,“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“北京中轴线——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”“西夏陵”等4项文化遗产已成功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目前,我国拥有世界遗产60项,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1项、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。
他提到,“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”、“三星堆—金沙遗址”、“江南水乡古镇”、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申遗工作正在稳步推进。加强申遗工作统筹谋划,整体更新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,持续优化工作布局。
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推进工作方面,我国理顺了乐山大佛、都江堰—青城山、龙门石窟、西夏陵、大足石刻、武当山古建筑群管理体制,强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职能与保护能力。
此外,实施了故宫、莫高窟、长城、大运河、丝绸之路等一批保护展示项目,持续改善保护状况,提升阐释展示水平;启动了“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”。陆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10项保护状况报告,均顺利获得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。
记者了解到,由中国倡议的首个区域性文化遗产领域政府间国际组织“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”也正式成立,成员国、伙伴国、观察员国扩展至20个,牵头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,为文化遗产国际治理体系建设贡献中国智慧、中国力量。
配资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